為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落實《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加速綠色低碳技術升級,科技部社發司委托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組織編制了《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并于2023年9月11日正式公布。為持續宣傳推廣《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成果,引導綠色低碳技術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陸續在官微推送目錄成果信息,敬請關注。
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領域
01.技術名稱
垃圾填埋場污泥坑塘原位修復及空間利用技術
02.適用范圍
歷史遺留垃圾填埋場存量市政污泥處理處置。
03.技術內容
技術原理
通過原位固化快速攪拌系統,將改良污泥固化劑與污泥充分攪拌混合,經過水化、礦化、離子交換反應等,在污泥體中快速形成骨架結構,膠結和包裹污泥顆粒,鈍化重金屬,使污泥轉化成類似土壤或膠結強度很大的固體,形成固化場地。固化場地可用于封場綠化、構建生態公園、擴容構建垃圾填埋場等。建立了全周期穩定性評估系統,保障施工安全和固化場地的長期穩定性。
該技術單次最大固化深度可達8m,污泥坑最大固化深度可達24m,單臺設備處理能力90m3/h~110m3/h
主要創新點
(1)打破了污泥不易脫水和容易二次泥化的特性,降低污泥含水率,增加強度,降低有機質含量,保證污泥固化場地長期穩定性。
(2)可實現深度污泥坑(最深可達24m)污泥的原位處置,采用巖土工程技術和數字模型分析計算污泥固化及驗收指標,創建了該技術應用的全周期穩定性評估系統。
04.污染治理或環境修復效果
以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污泥塘治理修復項目為例,經原位固化治理后,污泥塘10m深度范圍內抗剪強度可達80kPa,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泥質》(GB/T 23485-2009)等標準要求。
05.技術示范情況
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污泥塘治理修復項目,處理22.8萬m3市政污泥。改變了污泥塘中原污泥含水率高、承載力低、臭味重等現狀,原位固化治理后污泥塘10m深度范圍內抗剪強度可達 80kPa,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用泥質》(GB/T 23485-2009)等標準要求。通過固化場地原位構建填埋場,可增加約220萬m3總填埋庫容。
06.投資估算
按照污泥處理規模計算,處理成本350~500元/m3。
07. 技術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該技術對污泥坑周邊環境擾動小,便于工程實施,施工效率高,治理后場地可二次開發利用,在處理大體量堆存的市政污泥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該技術目前已有7項工程應用,預計到2025年推廣比例可達15%以上。
來源: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技術部
原標題: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 |(三十九)垃圾填埋場污泥坑塘原位修復及空間利用技術
關鍵詞:
固廢處理,污泥處理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