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線上直播
訂閱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傳播
產品詳情
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水質工程師實驗檢測
錳礦地區的重金屬污染廢水包括礦坑廢水、工業廢水、現有無序堆放廢渣的滲濾液以及尾砂庫的排水。
對于錳礦礦坑廢水,擬采用集中長效治理方式進行治理,該工程在錳礦地區建設一座廢水處理廠,對錳礦地區產生的礦坑廢水收集后進行集中處理。
對于現有無序堆放的廢石、廢渣堆產生的滲濾液和尾砂庫產生的排水,應首先切斷其污染來源,以達到滲濾液有效治理的目的。治理期間對于這部分廢水可敷設臨時管道輸送至廢水處理站進行治理。
對于涉錳企業廢水,經預處理達到廢水處理廠進水要求后,進入廢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本項目處理規模為1萬m3/d。
2、設計進出水水質
2.1 設計進水水質
根據原水監測數據及周邊地表水檢測結果,同時參考同類型廢水水質,確定設計進水水質如下:Mn為550mg/L,Cd為1.0mg/L,Pb為2.0mg/L,SS為160mg/L。
2.2 出水水質
錳礦廢水處理出水要求達到《污水綜合
由表1可知,現有RO濃水經過臭氧氧化后,再經過濃水RO處理,其產水匯入現有RO產水箱,再經過現有RO處理后進行回用,RO濃水進行回收,達到水資源循環利用、節水的目的。2.2臭氧氧化臭氧氧化單元使用青島國林臭氧設備,功率為8~10kW·h/kg,臭氧產量為15kg/h(質量濃度≥100mg/L),臭氧系統的投加控制根據接觸池水流量和預先設定的臭氧投加率自動調節臭氧投加量,調節范圍在10%~100%。臭氧接觸池的接觸時間控制為180min,保證臭氧與污水的充分接觸。系統采用微孔曝氣盤投加臭氧,曝氣盤安裝在接觸池池底但高于導流墻的位置以避免氣泡被引流到反應池中,在接觸室中,被處理水由上向下流,而臭氧氣體則由下向上反向流以達到接觸效果。反應后的臭氧尾氣通過加熱破壞。臭氧氧化后出水COD<50mg/L。
2.3 濃水反滲透裝置
設置1套處理水量為75m3/h的RO膜,由于進水COD高,選用陶氏品牌的寬流道抗污染反滲透膜,設計回收率為50%,膜平均通量≤11.5L/(m2·h)。每套反滲透配置90根膜組件,放置在15根6芯壓力容器內,按一級一段并聯排列。高壓泵前設置5μm保安過濾器,在進水中添加強化阻垢劑(投加量為5mg/L)、非氧化殺菌劑、鹽酸(pH調節為6.5~6.8)、還原劑(NaHSO3,防止反滲透膜氧化),分別抑制無機鹽結垢、微生物污染、中和濃水中堿度、中和臭氧緩沖池中未釋放的臭氧,進一步抑制結垢傾向,保護反滲透膜。
排放標準》(GB8978-1
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一種有效方法,尤其針對用水量較大的石化企業,反滲透(RO)技術產水水質高和運行穩定等優點已成為廢水回用的主流技術。但是RO必然會產生濃水,其污染物濃度是進水的幾倍,其中含有大量鹽分和難降解有機物,已成為RO技術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和難題。RO濃水的排放造成了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RO濃水的回收利用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代替原水用于其他生產系統,不僅提高廢水重復利用率,還起到了節約水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本研究針對山東某石化廠經過生化處理后的污水,該污水已經過了深度處理,其流程為雙介質過濾器+超濾+一級RO,濃水再利用臭氧高級氧化+RO工藝進行處理,處理后的產水回用至超濾產水箱,達到循環、節約用水的目的。連續運行一段時間后,考察處理效果,并分析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運行成本。
1、濃水處理工藝的可行性
1.1 RO濃水水質
山東省某石化廠生化出水深度處
由表1可知,臭氧氧化對有機物去除效果明顯,COD去除率為53.5%,RO產水對離子去除效果和有機物去除效果均極為顯著,電導率去除率為96.2%、硬度去除率為93.5%、氯離子去除率為86.3%、COD去除率為98.0%、氨氮和濁度基本去除,RO產水指標RO進水要求。
3.2 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系統主要通過臭氧氧化和RO系統進行有機
由圖3可知,RO系統連續運行,為了維持一定的產水量,RO進水壓力和濃水壓力都有所增長,進水壓力從1.05MPa上升到1.25MPa,濃水壓力從0.96MPa上升到1.14MPa。但進水壓力和濃水壓力的壓差基本穩定在0.1MPa左右,說明未出現結垢現象,造成壓力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水中有機物含量稍高造成的,但尚在允許范圍內,不影響設備連續運行,當進水壓力持續上升至1.5MPa后,考慮化學清洗,以恢復膜通量。
3.3.2 經濟性分析
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水質工程師實驗檢測 該工程處理濃水量為75m3/h,臭氧發生器功率為150kW,RO系統所用水泵功率為105kW,
物的去除,由于濃水水質較為復雜,定量定性分析較為困難,為了考察系統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將濃水、臭氧氧化產水、濃水RO產水進行了GC-MS色譜分析,結果見圖2。
理工藝為生化出水→雙介質過濾器→UF→一級RO。該公司一級RO濃水水質:pH為8.30,堿度為11.05mmol/L,總硬度為325mg/L,濁度為1.6NTU,氯離子為1300mg/L,電導率為5660μS/cm,COD為86mg/L。該RO濃水具有電導率高、COD高的特點,濃水再利用需要進行脫鹽處理,現階段脫鹽主流工藝為RO工藝,但濃水的COD較高,若直接利用RO處理必然會使RO膜迅速污堵,難以連續穩定運行,臭氧氧化可以將難降解的大分子污染物進行開環斷鏈,而且臭氧還能直接將一些有機物氧化為H2O與CO2,從而起到降解有機物的作用,將濃水COD降低,使RO系統連續運行,保證臭氧+RO處理濃水工藝順利進行。
2、處理工藝
2.1 工藝流程
原水為山東某石化廠RO濃水,處理規模為75m3/h,工藝流程見圖1。
996)一級標準,即Mn≤2.0mg/L,Cd≤0.1mg/L,Pb≤1.0mg/L,SS≤70.0mg/L。
3、廢水處理工藝方案比選
該工程處理的對象主要有SS、Mn等,選用自然氧化法和化學絮凝沉淀法兩種處理方案進行比較。
3.1 方案一:以石灰曝氣反應池+絮凝沉淀處理流程
污水經調節池調節水量后,進入石灰曝氣反應池,由泵提升進入板框壓濾機,濾液再進入絮凝沉淀池加藥沉淀,經出水調節池加硫酸調節pH后出水排放。
3.2 方案二:以石灰中和+氫氧化鈉反應處理流程
污水經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后,進入石灰中和池,由泵提升進入板框壓濾機,濾液進入氫氧化鈉反應池,再進入絮凝沉淀池,沉淀及回調pH后出水排放。
3.3 方案比選與確定
由于兩種方法需要的pH值環境不同,自然曝氣氧化法為9,石灰中和+氫氧化鈉反應法為11,圖中可以得出如pH達到9,則需要投加的石灰量為4500mg/L
*您想獲取產品的資料:
個人信息: